红军借粮的故事(属于道家专有还是民间艺术)
资讯
2024-09-05
323
1. 红军借粮的故事,属于道家专有还是民间艺术?
内容提要:环县道情皮影孕育、诞生在环县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 上,2011 年作为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它具有显明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并以其原生态艺术群体繁衍至今而饮誉全国,新时代赋予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新的内涵,它以崭新的姿态多次登上国际舞台再次证明它显活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其民俗文化特色做以浅析。
一.环县道情皮影的历史渊源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这里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民风淳朴,环县道情皮影就诞生、成长、繁衍在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
它是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据考证产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尤其经过环县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及其四大弟子敬乃梁、杜明华、魏国诚、韩德芳的大胆革新,道情 皮影艺术体系更臻完善。
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它广采博纳,汲取了陕西皮影和当地民歌、 小曲的营养,并融合内蒙、宁夏、陕西等周边地区的民歌、民乐、说书等艺术形式,最终形成了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情风俗为剧目题材,高亢激越、悠扬婉转的道情为曲调,精雕细 刻的皮影为道具的戏曲表演形式,是当地群众祭神祈福、过关还愿、祝寿庆喜等民俗活动中不 可缺少的民间艺术。
目前,环县境内仍有52家戏班, 300 多名表演、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 岸,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
二.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民 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环县道情皮影植根于环县这块特殊的土地上,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 术,始终真实地反映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心声,寄托着他们对神秘大自然的虔诚崇拜 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也融合了当地众多类民俗文化的内容。
(一)鲜明的道教文化烙印道教是东汉中后期形成以修道成仙为信仰的宗教,继承发展了道家,老、庄被道教奉为教 祖、神仙,道教的三清尊神及包罗天神、地祗、人鬼的神仙谱系也都是从 “道”衍化而来,经过 千年的发展演变,道教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不断的扩充,极其渊博,成为中国道、儒、墨诸家思 想的荟萃,同时也融汇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菁英。环县境内有数百座庙宇道观,每年都在固定的
2. 影视剧白鹿原里有哪些让人生气的情节?
隐晦的历史,与魔幻的现实,是小说《白鹿原》的魅力所在。而无论是王全安、张雨绮的电影,还是张嘉译、何冰的电视剧,都没有很好地剖白陈忠实原著的内核。《白鹿原》影视剧的演员、演技都没有问题,像张丰毅、张嘉译的白嘉轩,段奕宏的黑娃,成泰燊的白孝文。有的甚至是神级的表现,比如何冰、吴刚的鹿子霖。但是李沁的田小娥,孙铱的白灵,却却差着些火候。李沁不是表演的问题,是太美了,形象又消瘦,没有原著中田小娥燃肉销魂的质感。
影视剧不同于文学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商业性。影视剧一个是投资巨大,督审更严格,不过审的后果很严重,弄不好就让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再一个是影视剧得有点媚俗,就是要有票房和收视率,就得照顾大众的娱乐取向,和心理承受能力。
对我来讲,要说影视剧里令人生气的情节,那就是和原著不同的情节。
一、白嘉轩带着族人种罂粟,卖到烟馆,其实就是朴素地想发财,并不是电视剧里什么的为人所迫。这一点其实很重要。摆脱窘境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原始属性决定的,没有高尚和卑鄙之分。小说《白鹿原》就是意欲以冷静客观,甚至冷酷的笔调,把这种原始生态展现给读者。它的思想性更强一些。
二、朱先生,这个既儒又神一样的人物,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剧版里朱先生不很神了,而影版里竟然根本没有了。原著里朱先生死后被撅了墓,留下了“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的砖头。这个情节被删除了,换成了风光大葬。电视剧要告诉我们,先知是不存在的。
三、精灵一般的白灵,原著里可是被自己人活埋的,不是反围剿战死的。电视剧绕开了作者残酷的笔调,没办法,求生欲就是强。
四、看似不争气烂泥扶上墙、有些卑鄙的白孝文,最后当了新政权的县长,可能是《白鹿原》众多人物里结局最好的一位。可不是影版被抓壮丁,剧版被大义灭亲的。可见,能忍才是王道,活久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五、电影《白鹿原》剑走偏锋,田小娥着墨太重,严重偏离了原著的隐晦历史和魔幻现实的主调。或许是导演功力不行,没法驾驭这么庞大厚重的主题;或许只是想捧张雨绮?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毕其生于一书的传世作品。几百年后的人们,或许也会选出新的四大名著。《白鹿原》当位列其中。
3. 保长做什么的?
提到民国时期的保长,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由李保田饰演的保长形象:带着瓜皮帽子,中山装的扣子从来没系上过,手里拿着旱烟杆,对上级唯唯诺诺,对身边的老百姓却十分凶恶。
然而,这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保长形象。真正的保长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是旧中国的组织架构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个职位的含金量可是相当的高,不是一般人想当就能当上的。
要知道,旧中国的政治架构可是皇权不下县的,因此,保长可以说是统治者在基层的代言人。
保长的由来我们都知道,先进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网格化的,一个省份下面有很多地级市,每个地级市又分为很多县,县下面就是乡镇,乡镇下面就是村,每个村又由户组成。
那么,这些户由谁管理呢?沿用千年的“保甲制度”应运而生,保甲制度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变法将秦国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
在《商君书》中有明文规定:五户为伍,双伍为什。也就是说全国的户籍凡是有五户就编成一个“伍”,其中一户为“伍长”,两个“伍”被称为“什”,其中一户为“什长”。
这样一来,这十户人家就绑定了,如果这十户中有一个人犯罪了,其他的九户知道情况却没向官府举报,那么犯罪者被抓住之后会收到什么惩罚,和他在一起的其他九户人就也会受到同样的惩罚,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保甲制度。
从商鞅之后,历朝历代可能在户数上、规则上有过一些变化,但是保甲制度却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由于各大军阀还没有划分好势力范围,基层还是一片混乱,为了加上控制,在1930年,国民政府规定:凡是10户划为一甲,10甲成为一保。
而且,国民政府还实行野蛮的连坐法,重新规定了保甲内一人有罪,别人就要主动告发,否则全保都同罪。商鞅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制度会延续这么多年,一直到了民国还在使用。
保长的职责在历史上,中国的高级统治者是无暇治理乡村的,但是,权力如同流水和空气一样,哪里出现真空,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哪里。
有两大势力占据着基层,其中之一是族权,是以族长的权力为领导,以血缘、姓氏、祖先为联系方式的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在当时的农村,族长的权力是相当大的,就像《白鹿原》中的黑娃、田小娥夫妇一样,一辈子的苦难,就是名声不好进不了祠堂造成的。
第二大势力就是政权,保长就是统治阶级在乡村的代表,保长通常负责宣传政策、收公粮、抓壮丁、抓罪犯、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
保长在基层的权力并不比族长差,甚至有的地方族长也兼任保长。保长的工作看起来非常吃力不讨好,但是,这只是是普通的保长。
有些“能耐”比较大的保长,负责的东西更多,要知道,中国在解放前一直是有土匪存在的,有些保长自己的亲戚朋友很有可能就是土匪,保长还要定期给土匪交保护费。
如果有人被土匪绑架了,还要出面找土匪要人,甚至土匪下山抢粮之前也会考虑到保长的面子,不去熟人的地盘作案。既然保长的作用这么大,那么,什么人才能当保长呢?
在民国时期,保长还起着监督地方的作用,能够当好上级的“狗腿子”,有什么情况能够及时汇报,还能借着上级的名头狐假虎威,这种“职业需求”,首先就把正人君子排除在外了。
因此,一些地痞流氓头子、投机倒把、阿谀奉承的人就通过种种方式当上了保长。而且,由于这些人往往没什么原则,谁拳头大就听谁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很多保长当了汉奸,帮着日本人欺负老百姓。因此,在很多地方,保长就成了恶霸的代名词。
保长的收入在了解保长的收入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点就是,保长并不是光杆司令。民国时期设立了保公所,保长是一把手,手下有很多跑腿的,被称为“乡丁”。
这些乡丁的人员构成很复杂,有的是地痞无赖,也有的是没有地的良民。不过在吃人的旧社会,好人呆在那个环境里也会变坏的。
整个保公所是没有工资的,所有的乡丁都要靠保长养着,但是,保公所有一项权力就是能够截流税收。比如某年县里需要五百斤公粮,保公所只上交四百五十斤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且,保长们不会规规矩矩地只收五百斤公粮为止,他们会在指标的基础上加三成甚至五成,多出来的这些自然就成了保长的外快。
其次,当地修桥、铺路、办学等公共事业都是需要通过众筹的,这些钱也是保长负责收集。如果一旦打仗,就需要在基层征兵,抓壮丁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保长头上。
有钱人家的儿子交了钱就不用去当兵了,穷苦人家的孩子只能去战场上当炮灰。以上只是保长们敛财的常规操作,有的保长更加丧心病狂。
由于保长们在村里负责情报工作,谁得罪了他们,他们就给谁扣上一顶“通匪”甚至是“通共”的帽子,被冤枉的人很快就会被抓到牢里去严刑拷打。
旧社会的刑罚都是很不人道的,被抓走基本就别想活着回家,哪怕被放出来也会被折磨的丧失劳动力了,这个家基本上也就完了。
如果想要不被上刑的话,家属就必须给保长送礼,不把人弄得倾家荡产不罢休。所以,保长们的合法收入相当微薄,背后的灰色收入才是他们收入的主力,就是因为当保长有这么多好处,才会有很多坏人趋之若鹜去当保长。
总而言之,旧社会的保长们在基层是民政、治安、教育、财务等一系列工作的负责人,同时也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吸血鬼,国民政府的基层都掌握在一群这种人手里,只能说是自取灭亡了。
4. 贬低对手导致最终的失败?
这种例子在解放战争期间比比皆是。
孟良崮战役前,汤恩伯得知华野指挥部设在坦埠,便令张灵甫为主攻,又令位于张师左右两翼的黄百韬、李天霞部,协同张灵甫突击。同时汤还请求在附近活动的欧震兵团和王敬久兵团,配合行动。
待战役打响后,张灵甫给位于自己左翼的友军师长胡琏打电话。(分属两个兵团)
张:请你们一齐动!
胡:上级要我们等到你们打了才动。
张:我们现在已经动啦,你们到了哪里?
胡:坦埠以北约80华里的地方。
然而,其实胡琏的部队根本没有动。
后来张灵甫知道胡琏没动,按理说,他此时应该骂街。但他没有。他觉得自己左边是黄百韬师,右边是李天霞师,另外自己的周围还有多如牛毛的友军。
这泰山压顶之势,怎么输?胡琏不配合自己行动,拉倒。到时候领军功,没他的份。
又后来,张灵甫冲的太快,黄百韬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就打电话劝张:钟麟兄,你不要冲得这么快嘛!你如果后撤一点,控制天马岭,我和你、还有霞公(李天霞),呈三点成线,共军就无隙可钻了。
不料,张灵甫却不屑地说道:焕然兄,共军现在已经是风声鹤唳,哪里还有胆量和我军决战呢?如果畏首畏尾,势必贻误战机!
然后,果如黄所料,张灵甫被华野包围了。
听说自己被包围了,张不但不着急,反而还得意洋洋的说:七十四师是生铁蛋,共军想吃也吃不掉!我就是活捉陈毅的诱饵,吸引共军来决战,以求全功!
而南京的蒋校长听说七十四师被围,也是不怎么着急。
寻了共军主力几个月,死活找不着。现在自己冒出来了,很好,一战定乾坤。
结果,以求全功没看到,就看到张灵甫与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
孟良崮战役期间。张也好,老蒋也罢。都拧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觉得几十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共军。
然而国军向来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乱动。
兵力少点还好,兵力多了反而更乱。
别看张灵甫周围的友军多如牛毛,但真正倾力救援他的,只有他左翼的黄百韬部。他右翼的李天霞师,根本就没怎么动。而外线那些的友军,则都是打酱油的。
至于黄百韬愿意救张灵甫,也不是他多有责任感,而是因为他是纵队司令,是张灵甫名义上的领导。他如果不卖力的救张,事后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实际上,事后,黄还是因为救援不力挨了蒋校长的罚。
孟良崮战役一年多后,济南战役开打。
美国军事顾问巴大维向蒋建议,主动放弃济南算了,把军队全部撤至徐州。济南只是一座孤城,没有死守的必要。若是能把十余万济南守军撤到徐州,加强徐州防御,国军在陇海铁路一线还有转机。
但蒋校长不同意,他考虑到政治影响,又认为共军没有攻坚能力,便回绝了。
回绝之余,蒋一面要求王耀武死守济南。一面让刘峙从徐州抽调邱清泉、黄百韬等三个兵团救援济南。
结果援兵未到,济南即被解放。十余万守军全军覆没不说。王耀武这个国军中难得的猛将也做了俘虏。
事后消息传到南京,蒋校长不相信。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共军有攻破济南的实力。直到他亲自乘飞机到济南上空观察后,才不得不接受济南已被攻克的事实。
又一个多月后,淮海战役打响。
这一次,蒋也好,前线的“剿总”司令,各兵团司令也罢,都吸取了教训。不敢再乱嚷嚷与共军决战。因而战役开始后,陇海线两侧国军立即向徐州收拢。准备收成一团后,“挥拳”打击。
黄百韬兵团救援济南失败,撤回陇海铁路南面的新安镇。
他东边的海州、连云港还有两个军的国军。
这两个军,离徐州最远,位置最突出,最可能被华野截断退路消灭。
所以收缩命令下达后,徐州“剿总”便把这两个军划归给了黄百韬。让黄百韬在新安镇等这两个军到达后,再一起退到徐州。
对于紧迫的局势,黄百韬还是心里有数的。
但不想,他手下的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却极为傲慢。
黄兵团撤到碾庄后,黄找各军军长开会,想继续往更靠近徐州的大许家撤退。但刘镇湘在会议上却自负的表示,老子的部队连日本鬼子都敢拼,他共产党有什么好怕的,就在这里拼!何必如此走来走去?
当时黄百韬的部队被歼灭了好几万,刘镇湘的部队占了黄兵团总兵力的将近三成,黄不想与他争执,最后只好无奈的下令,全军留在碾庄过夜。
事后,黄百韬才知道。刘镇湘之所以不愿意继续向西撤,是因为他得知,按照原定计划撤到大许家后,划给他的阵地叫土山,相传就是当年关羽被曹操包围最后投降的那个土山。刘镇湘迷信,认为这不吉利。加上他认为自己装备精良,共军的小米加步枪奈何不了他。所以他才如此坚决的主张留下。
至于留下过夜的结果,就是被围困。还是被围在了“土山”。
在华野包围黄百韬期间,眼见形势恶劣,蒋校长将驻防驻马店的黄维兵团调往徐州。同时让到处灭火的杜聿明回徐州指挥作战。
杜回到徐州后,心里哇凉哇凉的。才离开几十天,战局怎么就恶化成这样了?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他提了个险招:利用华野专心围困黄百韬的机会,集中徐州主力与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和前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先找中野决战。待击溃中野后,再回头与解救黄百韬兵团,与华野决战。
按照杜聿明的这一方案,就算徐州国军不能打赢会战,至少也不会全军覆没,全部被歼灭在淮海战场。
但不想,杜的建议,刘峙却不同意。其他几个兵团司令,如孙元良,也不同意。
他们明面上说,太冒险了,如果寻找中野决战不成功,扑空了,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华野歼灭了,会被南京责备。
其实这些人心里真正的想法,还是觉得中野加华野60万大军不可能全歼80万国军。始终没有往最坏的方向想。
要是他们有时光机,知道结果,早就攥成拳头砸向中野了。
杜的计划没搞成,在蒋校长的指示下,南京国防部东搞西搞,一通鼓捣后,徐州国军最后执行的是一个最失败的方案。
即留下孙元良镇守徐州。让李弥、邱清泉两兵团,去解决被围的黄百韬兵团。
并让黄维兵团尽快进入战场,联合刘汝明和李延年兵团寻找中野决战。
这样一搞,本来有优势兵力的国军,就被拆得七零八落。兵力方面反倒没有优势了。
后来,黄维接到命令,极为自负的下令全军急进,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完全不怕冒进导致自己被包围。
结果,黄兵团还真就被中野合围在了双堆集一带。重蹈了黄百韬的覆辙。
黄维被围,配合他作战的南线的李、刘两兵团只好改变任务,解救黄维。这三个兵团被中野牢牢锁死在了双堆集附近。
徐州方面的邱、李两兵团解救黄百韬,遭华野阻滞,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而这个时候,黄百韬也是昏了头。他居然自始至终都没想过突围,主动向邱、李靠拢。这已经不是黄百韬第一次昏头了。当初在新安镇坐等海州撤过来的部队,他就昏了头的没在运河上架浮桥。
后来,邱清泉和李弥是一直打到最后碾庄已经完全听不到枪炮声了,才奉命令撤回徐州。如果黄百韬主动往西拱一点,说不定还能多跑出去几个人。
最终在华野的总攻下,黄兵团七万多人全部被歼灭。
北边的“黄兵团”被歼灭后,下一个就轮到南边的“黄兵团”了。
黄维被围困后,起初和黄百韬一样,没打算突围。他志得意满的吹嘘:“我这12万大军放着这里,中野也啃不动”。
结果中野、华野合力,几天就吃掉了他。
连着两个兵团被围困,一个被歼灭,一个随时可能被歼灭。
这时候但凡心里有点数的人都知道,得赶紧撤退,徐州不能再待了。
杜聿明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在征得蒋校长同意后,立即放弃徐州,率邱、李、孙,三个兵团三十万人南下,从徐州西南方向的永城、涡阳撤退。
准备撤到淮河后,三个兵团再回头,背靠淮河与中野、华野决战。
应该说,杜聿明的方案,是当时国军最可行的一条路。没有之一。
杜聿明是做了最坏打算。
但不想,三十万国军刚撤出徐州,蒋校长就反悔了,他空投手令,要求杜聿明下令停止既定方案,掉头往双堆集方向,去救黄维。
杜拿到蒋校长的手令,心里极为难受。这时候去双堆集救黄维,完全就是送死。这都啥时候了,校长还白日做梦呢?还觉得美械兵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呢?
并且在此时,邱清泉也是“神助攻”,极力要求杜聿明留下。
原来,国军主力在撤退过程中,邱清泉的一个师被华野包围了。
那个师负责殿后,掩护主力撤退,本来就是炮灰。
但邱自负,听说自己的心肝宝贝被围了,竟然极力主张回去救那个师。
他的参谋长劝阻,说如果现在主力回去救,就是自投罗网,大家一起玩完。
但邱清泉不听,不仅不听,他还跑去找杜聿明说这事,要求杜下令,回头去捞人。
杜聿明不敢不服从蒋介石命令,也不好意思寒了邱清泉的心。便只好带着三十万大军在反复折腾中,救出了那个被包围的师。
但同时,也因为来来回回,贻误了时机,被追赶而来的华野合围在了离徐州不到七十公里的陈官庄一带。
杜聿明是11月30日撤出的徐州。
12月4日被围困于陈官庄。
也就是说,徐州的三个机械化兵团从撤退到被包围,跑了五天,也就走了几十公里。平均每天才走十几公里。
这是汽车没油了吗?走不动道了吗?
还是几十万人没长腿,走不了路吗?
都不是。这就是指挥员自负导致的。
蒋校长、邱清泉等等,都不相信华野、中野能吞掉几十万机械化国军。直到覆灭前,他们都还尚存一丝希望。觉得还有转机。所以他们才敢反复作死,反复的玩火自焚。
遥想当年在抗日战场上,一个师团的日军就能追着一个集团军的国军打。
这不是国军不敢硬碰硬,而是当时的国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死磕就等于送死。所以每每战况稍微不对劲,就飞速撤退,不给日军留一丝歼灭自己的机会。
徐州会战就是如此。台儿庄大捷后,日军五六个师团夹击徐州,离徐州还有百余里,几十万国军马上就跳出了包围圈。(1938年以后,日军鲜有歼灭国军一个整师的战例)
而到了解放战争,仗着有所谓装备优势,国军狂的没边。
可以说,解放战场上的大部分国军指挥官都有类似的心态:认为自己有装备优势,就瞧不起土八路。
自知之明看不到了,就看到飘飘然。变得很瞧不起人了。以致在解放战场上,国军因为冒进被围歼是常态。被围后不主动突围也是常态。
所以。要找“哪些将军,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贬低对手导致最终的失败”的案例,看解放战争就好了。多得数不胜数。
5. 赵括换成项羽?
无论换成了谁指挥这场战役的结果都赵国肯定会输。在世人眼里,韩信用兵入神,而且能以弱胜强,赵括是纸上谈兵毫无真才实学。但是笔者认为,即使是韩信,甚至是诸葛亮来指挥,一样不能改变赵国输掉战役的结果,只不过不会那么惨,不会有40万赵军被坑杀。
长平之战秦国综合国力强大的胜利,而不是简单的杰出军事家武安君白起对纸上谈兵初出茅庐的赵括的一次胜利,当时秦国的国力强于赵国。因此即使进入长期的消耗战,赵国依旧会失败。
当赵国用新人赵括换掉了老将廉颇,而秦国也换下王将军换上了实力最强的白起做统帅,并严格保守换帅的秘密,不让赵军知道白起走马上任,否则会引起赵军的恐惧感而不能出兵作战,再次进入壁垒战,秦王下令谁泄露消息将会杀无赦斩立决。赵军换人天下皆知,附带的消息就是我要进攻了,要速战速决,秦国则保守了秘密,为瓮中捉鳖做好了准备,和中途岛美军知道日军的目的而获胜如出一辙,秦国胜了这一局信息战。
赵括不是不懂兵法,而是赵王希望他出兵进行决战,廉颇因为防守已经被拿下,因此他只能出兵,而且他不知道对方是白起,觉得自己能应付得来,因此他贸然出兵了。就好比当年的美军陆战一师和步兵7师被麦克阿瑟赶进了长津湖包围圈是一样的,上级的思路无法违背。因此在用兵的灵活性和局限性,以及大局观上,赵国又输一局。
在兵力投送上秦国也占据了优势,赵国投入45万兵力,应当还包括各种后勤人员比如挑夫,而秦国的军队投入是60万以上,后勤人员更是不计其数,大量15岁以上的平民被征用,秦王亲自过问后勤保障工作。在整个作战体系上赵国也输了,特别是后勤保障实力上赵国输得更多。在最高统帅(各国君主)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秦国就胜了赵国,秦王亲自参与,势在必得,赵王则听信谗言,乱下指示。
赵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长平之战也重创了秦军,秦军损失过半,元气大伤,随后只能收兵回国无力继续进兵赵国,随后2年再次进兵赵国遭遇了邯郸之战的失利,直到长平之战的32年之后才消灭赵国。长平之战还是成功地保卫了赵国的,就是代价有些高,不能全盘否定赵括。赵括对赵国还有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推荐了李牧,李牧终成一代名将,不过也倒霉在了君主听信谗言上了。因此赵国必亡,只是时间问题和导火索问题。
韩信换掉赵括就能打败秦国吗?韩信的战绩和夺城70座的武安君白起其实是不相上下的,两人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因此双方在长平之战都会十分谨慎,继续陷入消耗战,赵王依旧再次发怒,要求速战速决,韩信只要先出招进攻,也一样会失败,但是不可能全军覆没。一旦进入拉锯战,韩信也将会被赵王用其他人替代,赵国还是要败。
韩信替代赵括,其实就是等于赵括替代了廉颇,而另一廉颇又替代了赵括。战况不会转为对赵国有利的,韩信本身自带不被人信任的气质,项羽开始不信任他,刘邦在信任的期间还有过不信任的时期,功成名就后也被怀疑最终死于吕后之手。一旦不能速战速决,赵王对其的信任值甚至远低于廉颇,分分钟会被拿下。
国力决定战争的走向,这是千百年不变的,完全正确的理论。国力强,各方面都会蓬勃发展,武器制造和后勤补给,以及赏罚制度等等都会具备优势,就是进入消耗战也能逼得对方先慌乱出昏招。国力上的差距不是韩信的能力能够弥补的。
我的看法对吗?请在评论区热烈讨论,你的意见我会虚心接受,提前谢谢各位的指点了。
6. 淡看云卷云舒这句诗你会怎样理解?
谢邀,……大凡文学名句一经被作家送给读者,名句在读者那就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理解这两句诗大有庄子心怀要对生命四季都要淡然对,生命对人间之美好事物衰败零落,不必像林黛玉对花及美好苦留与悲伤至极。花像征世上最美之物,如花际少年,黄花女儿,似花妙龄,羞花闭月。美丽之花像征生命之完美境界,……云在中国古语中像征变化万易事物如过眼烟云,风云变幻,腾云驾雾,翻云覆雨,烟消云散,云在这里像征生命之命运会在四季冷暖变化末测,云在这也像征生命之苦乐安险之变易!……..
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就是带有中国先贤老庄事物变化思想诗句,意思人的生命对美好之物不能苦恋,对人间世态变化事物规律要认头,有淡定对的平常心,只有不苦恋,不惊怕,才能平平淡淡对待生命之美好的失损,且淡定人命生死祸福突变之事。道法自然,随遇而安,才是古贤给后人的万全明训(图是本月拍摄于潭柘寺)
7.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历史阐释?
《八月桂花遍地开》虽然创新运用了多种视听手段,但在整体上给人的感觉绝不是新潮、花哨,而是如皖西大别山区的风土人情一样,质朴、细腻、厚重。追根溯源,这是由它的内容,尤其是诸多细节所决定的。这部片子通过寻访式拍摄,呈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一封国宝级的红军家书、藏在子弹壳里的借粮条、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的来历……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现场细节:将军遗孀在将军墓前颤颤巍巍行起了军礼,将军女儿取出父亲当年缴获的日本军剑时的动容之情,一家三代红军守墓人的无言坚守……整部片子于细节处打磨品质,突出亮点与情感,将大情怀分解为镜头下的点滴,让影像更加富有故事性。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红军借粮的故事,属于道家专有还是民间艺术?
内容提要:环县道情皮影孕育、诞生在环县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 上,2011 年作为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它具有显明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并以其原生态艺术群体繁衍至今而饮誉全国,新时代赋予古老的环县道情皮影新的内涵,它以崭新的姿态多次登上国际舞台再次证明它显活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其民俗文化特色做以浅析。
一.环县道情皮影的历史渊源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这里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落后,信息闭塞,民风淳朴,环县道情皮影就诞生、成长、繁衍在这块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之上。
它是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据考证产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尤其经过环县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及其四大弟子敬乃梁、杜明华、魏国诚、韩德芳的大胆革新,道情 皮影艺术体系更臻完善。
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它广采博纳,汲取了陕西皮影和当地民歌、 小曲的营养,并融合内蒙、宁夏、陕西等周边地区的民歌、民乐、说书等艺术形式,最终形成了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情风俗为剧目题材,高亢激越、悠扬婉转的道情为曲调,精雕细 刻的皮影为道具的戏曲表演形式,是当地群众祭神祈福、过关还愿、祝寿庆喜等民俗活动中不 可缺少的民间艺术。
目前,环县境内仍有52家戏班, 300 多名表演、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 岸,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艺术群体。
二.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民 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环县道情皮影植根于环县这块特殊的土地上,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 术,始终真实地反映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心声,寄托着他们对神秘大自然的虔诚崇拜 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也融合了当地众多类民俗文化的内容。
(一)鲜明的道教文化烙印道教是东汉中后期形成以修道成仙为信仰的宗教,继承发展了道家,老、庄被道教奉为教 祖、神仙,道教的三清尊神及包罗天神、地祗、人鬼的神仙谱系也都是从 “道”衍化而来,经过 千年的发展演变,道教文化的内涵也得到不断的扩充,极其渊博,成为中国道、儒、墨诸家思 想的荟萃,同时也融汇了印度佛教文化的菁英。环县境内有数百座庙宇道观,每年都在固定的
2. 影视剧白鹿原里有哪些让人生气的情节?
隐晦的历史,与魔幻的现实,是小说《白鹿原》的魅力所在。而无论是王全安、张雨绮的电影,还是张嘉译、何冰的电视剧,都没有很好地剖白陈忠实原著的内核。《白鹿原》影视剧的演员、演技都没有问题,像张丰毅、张嘉译的白嘉轩,段奕宏的黑娃,成泰燊的白孝文。有的甚至是神级的表现,比如何冰、吴刚的鹿子霖。但是李沁的田小娥,孙铱的白灵,却却差着些火候。李沁不是表演的问题,是太美了,形象又消瘦,没有原著中田小娥燃肉销魂的质感。
影视剧不同于文学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商业性。影视剧一个是投资巨大,督审更严格,不过审的后果很严重,弄不好就让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再一个是影视剧得有点媚俗,就是要有票房和收视率,就得照顾大众的娱乐取向,和心理承受能力。
对我来讲,要说影视剧里令人生气的情节,那就是和原著不同的情节。
一、白嘉轩带着族人种罂粟,卖到烟馆,其实就是朴素地想发财,并不是电视剧里什么的为人所迫。这一点其实很重要。摆脱窘境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原始属性决定的,没有高尚和卑鄙之分。小说《白鹿原》就是意欲以冷静客观,甚至冷酷的笔调,把这种原始生态展现给读者。它的思想性更强一些。
二、朱先生,这个既儒又神一样的人物,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剧版里朱先生不很神了,而影版里竟然根本没有了。原著里朱先生死后被撅了墓,留下了“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的砖头。这个情节被删除了,换成了风光大葬。电视剧要告诉我们,先知是不存在的。
三、精灵一般的白灵,原著里可是被自己人活埋的,不是反围剿战死的。电视剧绕开了作者残酷的笔调,没办法,求生欲就是强。
四、看似不争气烂泥扶上墙、有些卑鄙的白孝文,最后当了新政权的县长,可能是《白鹿原》众多人物里结局最好的一位。可不是影版被抓壮丁,剧版被大义灭亲的。可见,能忍才是王道,活久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五、电影《白鹿原》剑走偏锋,田小娥着墨太重,严重偏离了原著的隐晦历史和魔幻现实的主调。或许是导演功力不行,没法驾驭这么庞大厚重的主题;或许只是想捧张雨绮?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毕其生于一书的传世作品。几百年后的人们,或许也会选出新的四大名著。《白鹿原》当位列其中。
3. 保长做什么的?
提到民国时期的保长,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由李保田饰演的保长形象:带着瓜皮帽子,中山装的扣子从来没系上过,手里拿着旱烟杆,对上级唯唯诺诺,对身边的老百姓却十分凶恶。
然而,这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保长形象。真正的保长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是旧中国的组织架构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个职位的含金量可是相当的高,不是一般人想当就能当上的。
要知道,旧中国的政治架构可是皇权不下县的,因此,保长可以说是统治者在基层的代言人。
保长的由来我们都知道,先进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网格化的,一个省份下面有很多地级市,每个地级市又分为很多县,县下面就是乡镇,乡镇下面就是村,每个村又由户组成。
那么,这些户由谁管理呢?沿用千年的“保甲制度”应运而生,保甲制度最早的雏形出现在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变法将秦国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
在《商君书》中有明文规定:五户为伍,双伍为什。也就是说全国的户籍凡是有五户就编成一个“伍”,其中一户为“伍长”,两个“伍”被称为“什”,其中一户为“什长”。
这样一来,这十户人家就绑定了,如果这十户中有一个人犯罪了,其他的九户知道情况却没向官府举报,那么犯罪者被抓住之后会收到什么惩罚,和他在一起的其他九户人就也会受到同样的惩罚,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保甲制度。
从商鞅之后,历朝历代可能在户数上、规则上有过一些变化,但是保甲制度却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由于各大军阀还没有划分好势力范围,基层还是一片混乱,为了加上控制,在1930年,国民政府规定:凡是10户划为一甲,10甲成为一保。
而且,国民政府还实行野蛮的连坐法,重新规定了保甲内一人有罪,别人就要主动告发,否则全保都同罪。商鞅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制度会延续这么多年,一直到了民国还在使用。
保长的职责在历史上,中国的高级统治者是无暇治理乡村的,但是,权力如同流水和空气一样,哪里出现真空,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哪里。
有两大势力占据着基层,其中之一是族权,是以族长的权力为领导,以血缘、姓氏、祖先为联系方式的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在当时的农村,族长的权力是相当大的,就像《白鹿原》中的黑娃、田小娥夫妇一样,一辈子的苦难,就是名声不好进不了祠堂造成的。
第二大势力就是政权,保长就是统治阶级在乡村的代表,保长通常负责宣传政策、收公粮、抓壮丁、抓罪犯、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
保长在基层的权力并不比族长差,甚至有的地方族长也兼任保长。保长的工作看起来非常吃力不讨好,但是,这只是是普通的保长。
有些“能耐”比较大的保长,负责的东西更多,要知道,中国在解放前一直是有土匪存在的,有些保长自己的亲戚朋友很有可能就是土匪,保长还要定期给土匪交保护费。
如果有人被土匪绑架了,还要出面找土匪要人,甚至土匪下山抢粮之前也会考虑到保长的面子,不去熟人的地盘作案。既然保长的作用这么大,那么,什么人才能当保长呢?
在民国时期,保长还起着监督地方的作用,能够当好上级的“狗腿子”,有什么情况能够及时汇报,还能借着上级的名头狐假虎威,这种“职业需求”,首先就把正人君子排除在外了。
因此,一些地痞流氓头子、投机倒把、阿谀奉承的人就通过种种方式当上了保长。而且,由于这些人往往没什么原则,谁拳头大就听谁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有很多保长当了汉奸,帮着日本人欺负老百姓。因此,在很多地方,保长就成了恶霸的代名词。
保长的收入在了解保长的收入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一点就是,保长并不是光杆司令。民国时期设立了保公所,保长是一把手,手下有很多跑腿的,被称为“乡丁”。
这些乡丁的人员构成很复杂,有的是地痞无赖,也有的是没有地的良民。不过在吃人的旧社会,好人呆在那个环境里也会变坏的。
整个保公所是没有工资的,所有的乡丁都要靠保长养着,但是,保公所有一项权力就是能够截流税收。比如某年县里需要五百斤公粮,保公所只上交四百五十斤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且,保长们不会规规矩矩地只收五百斤公粮为止,他们会在指标的基础上加三成甚至五成,多出来的这些自然就成了保长的外快。
其次,当地修桥、铺路、办学等公共事业都是需要通过众筹的,这些钱也是保长负责收集。如果一旦打仗,就需要在基层征兵,抓壮丁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保长头上。
有钱人家的儿子交了钱就不用去当兵了,穷苦人家的孩子只能去战场上当炮灰。以上只是保长们敛财的常规操作,有的保长更加丧心病狂。
由于保长们在村里负责情报工作,谁得罪了他们,他们就给谁扣上一顶“通匪”甚至是“通共”的帽子,被冤枉的人很快就会被抓到牢里去严刑拷打。
旧社会的刑罚都是很不人道的,被抓走基本就别想活着回家,哪怕被放出来也会被折磨的丧失劳动力了,这个家基本上也就完了。
如果想要不被上刑的话,家属就必须给保长送礼,不把人弄得倾家荡产不罢休。所以,保长们的合法收入相当微薄,背后的灰色收入才是他们收入的主力,就是因为当保长有这么多好处,才会有很多坏人趋之若鹜去当保长。
总而言之,旧社会的保长们在基层是民政、治安、教育、财务等一系列工作的负责人,同时也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吸血鬼,国民政府的基层都掌握在一群这种人手里,只能说是自取灭亡了。
4. 贬低对手导致最终的失败?
这种例子在解放战争期间比比皆是。
孟良崮战役前,汤恩伯得知华野指挥部设在坦埠,便令张灵甫为主攻,又令位于张师左右两翼的黄百韬、李天霞部,协同张灵甫突击。同时汤还请求在附近活动的欧震兵团和王敬久兵团,配合行动。
待战役打响后,张灵甫给位于自己左翼的友军师长胡琏打电话。(分属两个兵团)
张:请你们一齐动!
胡:上级要我们等到你们打了才动。
张:我们现在已经动啦,你们到了哪里?
胡:坦埠以北约80华里的地方。
然而,其实胡琏的部队根本没有动。
后来张灵甫知道胡琏没动,按理说,他此时应该骂街。但他没有。他觉得自己左边是黄百韬师,右边是李天霞师,另外自己的周围还有多如牛毛的友军。
这泰山压顶之势,怎么输?胡琏不配合自己行动,拉倒。到时候领军功,没他的份。
又后来,张灵甫冲的太快,黄百韬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就打电话劝张:钟麟兄,你不要冲得这么快嘛!你如果后撤一点,控制天马岭,我和你、还有霞公(李天霞),呈三点成线,共军就无隙可钻了。
不料,张灵甫却不屑地说道:焕然兄,共军现在已经是风声鹤唳,哪里还有胆量和我军决战呢?如果畏首畏尾,势必贻误战机!
然后,果如黄所料,张灵甫被华野包围了。
听说自己被包围了,张不但不着急,反而还得意洋洋的说:七十四师是生铁蛋,共军想吃也吃不掉!我就是活捉陈毅的诱饵,吸引共军来决战,以求全功!
而南京的蒋校长听说七十四师被围,也是不怎么着急。
寻了共军主力几个月,死活找不着。现在自己冒出来了,很好,一战定乾坤。
结果,以求全功没看到,就看到张灵甫与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
孟良崮战役期间。张也好,老蒋也罢。都拧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觉得几十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共军。
然而国军向来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乱动。
兵力少点还好,兵力多了反而更乱。
别看张灵甫周围的友军多如牛毛,但真正倾力救援他的,只有他左翼的黄百韬部。他右翼的李天霞师,根本就没怎么动。而外线那些的友军,则都是打酱油的。
至于黄百韬愿意救张灵甫,也不是他多有责任感,而是因为他是纵队司令,是张灵甫名义上的领导。他如果不卖力的救张,事后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实际上,事后,黄还是因为救援不力挨了蒋校长的罚。
孟良崮战役一年多后,济南战役开打。
美国军事顾问巴大维向蒋建议,主动放弃济南算了,把军队全部撤至徐州。济南只是一座孤城,没有死守的必要。若是能把十余万济南守军撤到徐州,加强徐州防御,国军在陇海铁路一线还有转机。
但蒋校长不同意,他考虑到政治影响,又认为共军没有攻坚能力,便回绝了。
回绝之余,蒋一面要求王耀武死守济南。一面让刘峙从徐州抽调邱清泉、黄百韬等三个兵团救援济南。
结果援兵未到,济南即被解放。十余万守军全军覆没不说。王耀武这个国军中难得的猛将也做了俘虏。
事后消息传到南京,蒋校长不相信。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共军有攻破济南的实力。直到他亲自乘飞机到济南上空观察后,才不得不接受济南已被攻克的事实。
又一个多月后,淮海战役打响。
这一次,蒋也好,前线的“剿总”司令,各兵团司令也罢,都吸取了教训。不敢再乱嚷嚷与共军决战。因而战役开始后,陇海线两侧国军立即向徐州收拢。准备收成一团后,“挥拳”打击。
黄百韬兵团救援济南失败,撤回陇海铁路南面的新安镇。
他东边的海州、连云港还有两个军的国军。
这两个军,离徐州最远,位置最突出,最可能被华野截断退路消灭。
所以收缩命令下达后,徐州“剿总”便把这两个军划归给了黄百韬。让黄百韬在新安镇等这两个军到达后,再一起退到徐州。
对于紧迫的局势,黄百韬还是心里有数的。
但不想,他手下的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却极为傲慢。
黄兵团撤到碾庄后,黄找各军军长开会,想继续往更靠近徐州的大许家撤退。但刘镇湘在会议上却自负的表示,老子的部队连日本鬼子都敢拼,他共产党有什么好怕的,就在这里拼!何必如此走来走去?
当时黄百韬的部队被歼灭了好几万,刘镇湘的部队占了黄兵团总兵力的将近三成,黄不想与他争执,最后只好无奈的下令,全军留在碾庄过夜。
事后,黄百韬才知道。刘镇湘之所以不愿意继续向西撤,是因为他得知,按照原定计划撤到大许家后,划给他的阵地叫土山,相传就是当年关羽被曹操包围最后投降的那个土山。刘镇湘迷信,认为这不吉利。加上他认为自己装备精良,共军的小米加步枪奈何不了他。所以他才如此坚决的主张留下。
至于留下过夜的结果,就是被围困。还是被围在了“土山”。
在华野包围黄百韬期间,眼见形势恶劣,蒋校长将驻防驻马店的黄维兵团调往徐州。同时让到处灭火的杜聿明回徐州指挥作战。
杜回到徐州后,心里哇凉哇凉的。才离开几十天,战局怎么就恶化成这样了?为了扭转不利局面,他提了个险招:利用华野专心围困黄百韬的机会,集中徐州主力与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和前来增援的黄维兵团,先找中野决战。待击溃中野后,再回头与解救黄百韬兵团,与华野决战。
按照杜聿明的这一方案,就算徐州国军不能打赢会战,至少也不会全军覆没,全部被歼灭在淮海战场。
但不想,杜的建议,刘峙却不同意。其他几个兵团司令,如孙元良,也不同意。
他们明面上说,太冒险了,如果寻找中野决战不成功,扑空了,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华野歼灭了,会被南京责备。
其实这些人心里真正的想法,还是觉得中野加华野60万大军不可能全歼80万国军。始终没有往最坏的方向想。
要是他们有时光机,知道结果,早就攥成拳头砸向中野了。
杜的计划没搞成,在蒋校长的指示下,南京国防部东搞西搞,一通鼓捣后,徐州国军最后执行的是一个最失败的方案。
即留下孙元良镇守徐州。让李弥、邱清泉两兵团,去解决被围的黄百韬兵团。
并让黄维兵团尽快进入战场,联合刘汝明和李延年兵团寻找中野决战。
这样一搞,本来有优势兵力的国军,就被拆得七零八落。兵力方面反倒没有优势了。
后来,黄维接到命令,极为自负的下令全军急进,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完全不怕冒进导致自己被包围。
结果,黄兵团还真就被中野合围在了双堆集一带。重蹈了黄百韬的覆辙。
黄维被围,配合他作战的南线的李、刘两兵团只好改变任务,解救黄维。这三个兵团被中野牢牢锁死在了双堆集附近。
徐州方面的邱、李两兵团解救黄百韬,遭华野阻滞,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而这个时候,黄百韬也是昏了头。他居然自始至终都没想过突围,主动向邱、李靠拢。这已经不是黄百韬第一次昏头了。当初在新安镇坐等海州撤过来的部队,他就昏了头的没在运河上架浮桥。
后来,邱清泉和李弥是一直打到最后碾庄已经完全听不到枪炮声了,才奉命令撤回徐州。如果黄百韬主动往西拱一点,说不定还能多跑出去几个人。
最终在华野的总攻下,黄兵团七万多人全部被歼灭。
北边的“黄兵团”被歼灭后,下一个就轮到南边的“黄兵团”了。
黄维被围困后,起初和黄百韬一样,没打算突围。他志得意满的吹嘘:“我这12万大军放着这里,中野也啃不动”。
结果中野、华野合力,几天就吃掉了他。
连着两个兵团被围困,一个被歼灭,一个随时可能被歼灭。
这时候但凡心里有点数的人都知道,得赶紧撤退,徐州不能再待了。
杜聿明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在征得蒋校长同意后,立即放弃徐州,率邱、李、孙,三个兵团三十万人南下,从徐州西南方向的永城、涡阳撤退。
准备撤到淮河后,三个兵团再回头,背靠淮河与中野、华野决战。
应该说,杜聿明的方案,是当时国军最可行的一条路。没有之一。
杜聿明是做了最坏打算。
但不想,三十万国军刚撤出徐州,蒋校长就反悔了,他空投手令,要求杜聿明下令停止既定方案,掉头往双堆集方向,去救黄维。
杜拿到蒋校长的手令,心里极为难受。这时候去双堆集救黄维,完全就是送死。这都啥时候了,校长还白日做梦呢?还觉得美械兵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天下无敌呢?
并且在此时,邱清泉也是“神助攻”,极力要求杜聿明留下。
原来,国军主力在撤退过程中,邱清泉的一个师被华野包围了。
那个师负责殿后,掩护主力撤退,本来就是炮灰。
但邱自负,听说自己的心肝宝贝被围了,竟然极力主张回去救那个师。
他的参谋长劝阻,说如果现在主力回去救,就是自投罗网,大家一起玩完。
但邱清泉不听,不仅不听,他还跑去找杜聿明说这事,要求杜下令,回头去捞人。
杜聿明不敢不服从蒋介石命令,也不好意思寒了邱清泉的心。便只好带着三十万大军在反复折腾中,救出了那个被包围的师。
但同时,也因为来来回回,贻误了时机,被追赶而来的华野合围在了离徐州不到七十公里的陈官庄一带。
杜聿明是11月30日撤出的徐州。
12月4日被围困于陈官庄。
也就是说,徐州的三个机械化兵团从撤退到被包围,跑了五天,也就走了几十公里。平均每天才走十几公里。
这是汽车没油了吗?走不动道了吗?
还是几十万人没长腿,走不了路吗?
都不是。这就是指挥员自负导致的。
蒋校长、邱清泉等等,都不相信华野、中野能吞掉几十万机械化国军。直到覆灭前,他们都还尚存一丝希望。觉得还有转机。所以他们才敢反复作死,反复的玩火自焚。
遥想当年在抗日战场上,一个师团的日军就能追着一个集团军的国军打。
这不是国军不敢硬碰硬,而是当时的国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死磕就等于送死。所以每每战况稍微不对劲,就飞速撤退,不给日军留一丝歼灭自己的机会。
徐州会战就是如此。台儿庄大捷后,日军五六个师团夹击徐州,离徐州还有百余里,几十万国军马上就跳出了包围圈。(1938年以后,日军鲜有歼灭国军一个整师的战例)
而到了解放战争,仗着有所谓装备优势,国军狂的没边。
可以说,解放战场上的大部分国军指挥官都有类似的心态:认为自己有装备优势,就瞧不起土八路。
自知之明看不到了,就看到飘飘然。变得很瞧不起人了。以致在解放战场上,国军因为冒进被围歼是常态。被围后不主动突围也是常态。
所以。要找“哪些将军,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贬低对手导致最终的失败”的案例,看解放战争就好了。多得数不胜数。
5. 赵括换成项羽?
无论换成了谁指挥这场战役的结果都赵国肯定会输。在世人眼里,韩信用兵入神,而且能以弱胜强,赵括是纸上谈兵毫无真才实学。但是笔者认为,即使是韩信,甚至是诸葛亮来指挥,一样不能改变赵国输掉战役的结果,只不过不会那么惨,不会有40万赵军被坑杀。
长平之战秦国综合国力强大的胜利,而不是简单的杰出军事家武安君白起对纸上谈兵初出茅庐的赵括的一次胜利,当时秦国的国力强于赵国。因此即使进入长期的消耗战,赵国依旧会失败。
当赵国用新人赵括换掉了老将廉颇,而秦国也换下王将军换上了实力最强的白起做统帅,并严格保守换帅的秘密,不让赵军知道白起走马上任,否则会引起赵军的恐惧感而不能出兵作战,再次进入壁垒战,秦王下令谁泄露消息将会杀无赦斩立决。赵军换人天下皆知,附带的消息就是我要进攻了,要速战速决,秦国则保守了秘密,为瓮中捉鳖做好了准备,和中途岛美军知道日军的目的而获胜如出一辙,秦国胜了这一局信息战。
赵括不是不懂兵法,而是赵王希望他出兵进行决战,廉颇因为防守已经被拿下,因此他只能出兵,而且他不知道对方是白起,觉得自己能应付得来,因此他贸然出兵了。就好比当年的美军陆战一师和步兵7师被麦克阿瑟赶进了长津湖包围圈是一样的,上级的思路无法违背。因此在用兵的灵活性和局限性,以及大局观上,赵国又输一局。
在兵力投送上秦国也占据了优势,赵国投入45万兵力,应当还包括各种后勤人员比如挑夫,而秦国的军队投入是60万以上,后勤人员更是不计其数,大量15岁以上的平民被征用,秦王亲自过问后勤保障工作。在整个作战体系上赵国也输了,特别是后勤保障实力上赵国输得更多。在最高统帅(各国君主)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秦国就胜了赵国,秦王亲自参与,势在必得,赵王则听信谗言,乱下指示。
赵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长平之战也重创了秦军,秦军损失过半,元气大伤,随后只能收兵回国无力继续进兵赵国,随后2年再次进兵赵国遭遇了邯郸之战的失利,直到长平之战的32年之后才消灭赵国。长平之战还是成功地保卫了赵国的,就是代价有些高,不能全盘否定赵括。赵括对赵国还有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推荐了李牧,李牧终成一代名将,不过也倒霉在了君主听信谗言上了。因此赵国必亡,只是时间问题和导火索问题。
韩信换掉赵括就能打败秦国吗?韩信的战绩和夺城70座的武安君白起其实是不相上下的,两人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因此双方在长平之战都会十分谨慎,继续陷入消耗战,赵王依旧再次发怒,要求速战速决,韩信只要先出招进攻,也一样会失败,但是不可能全军覆没。一旦进入拉锯战,韩信也将会被赵王用其他人替代,赵国还是要败。
韩信替代赵括,其实就是等于赵括替代了廉颇,而另一廉颇又替代了赵括。战况不会转为对赵国有利的,韩信本身自带不被人信任的气质,项羽开始不信任他,刘邦在信任的期间还有过不信任的时期,功成名就后也被怀疑最终死于吕后之手。一旦不能速战速决,赵王对其的信任值甚至远低于廉颇,分分钟会被拿下。
国力决定战争的走向,这是千百年不变的,完全正确的理论。国力强,各方面都会蓬勃发展,武器制造和后勤补给,以及赏罚制度等等都会具备优势,就是进入消耗战也能逼得对方先慌乱出昏招。国力上的差距不是韩信的能力能够弥补的。
我的看法对吗?请在评论区热烈讨论,你的意见我会虚心接受,提前谢谢各位的指点了。
6. 淡看云卷云舒这句诗你会怎样理解?
谢邀,……大凡文学名句一经被作家送给读者,名句在读者那就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理解这两句诗大有庄子心怀要对生命四季都要淡然对,生命对人间之美好事物衰败零落,不必像林黛玉对花及美好苦留与悲伤至极。花像征世上最美之物,如花际少年,黄花女儿,似花妙龄,羞花闭月。美丽之花像征生命之完美境界,……云在中国古语中像征变化万易事物如过眼烟云,风云变幻,腾云驾雾,翻云覆雨,烟消云散,云在这里像征生命之命运会在四季冷暖变化末测,云在这也像征生命之苦乐安险之变易!……..
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就是带有中国先贤老庄事物变化思想诗句,意思人的生命对美好之物不能苦恋,对人间世态变化事物规律要认头,有淡定对的平常心,只有不苦恋,不惊怕,才能平平淡淡对待生命之美好的失损,且淡定人命生死祸福突变之事。道法自然,随遇而安,才是古贤给后人的万全明训(图是本月拍摄于潭柘寺)
7. 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历史阐释?
《八月桂花遍地开》虽然创新运用了多种视听手段,但在整体上给人的感觉绝不是新潮、花哨,而是如皖西大别山区的风土人情一样,质朴、细腻、厚重。追根溯源,这是由它的内容,尤其是诸多细节所决定的。这部片子通过寻访式拍摄,呈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一封国宝级的红军家书、藏在子弹壳里的借粮条、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的来历……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现场细节:将军遗孀在将军墓前颤颤巍巍行起了军礼,将军女儿取出父亲当年缴获的日本军剑时的动容之情,一家三代红军守墓人的无言坚守……整部片子于细节处打磨品质,突出亮点与情感,将大情怀分解为镜头下的点滴,让影像更加富有故事性。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