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是几品(清朝官阶的中丞与部堂那个大)
资讯
2024-10-30
33
1. 御史中丞是几品,清朝官阶的中丞与部堂那个大?
中丞相当于检察官,御史中丞相当于最高检察院院长,部堂即尚书、侍郎相当于部长,两者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是中丞的任务就是监督部堂的工作。
2. 乾隆时期抚台是几品?
清代的巡抚(抚台,是巡抚的尊称),就是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从二品。若加兵部侍郎衔,则为正二品。
由于有很多文学作品反映清朝的官场情况,受其影响,现在大多数人或许认为“巡抚”这一官职是明清时代的产物。
其实不然,“巡抚”之名,早在南北朝的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南北朝时,巡抚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事与民事这两项职能,时有派遣巡抚出巡边镇及赈灾抚民的情况。
到了唐代,正式设立巡抚为职官,并改巡抚为“巡抚使”。武则天时期,狄仁杰以冬官侍郎,任江南巡抚使。不过,在唐代只有三个人担任过巡抚使。到了宋代,巡抚使制度日趋发展,“巡抚”一词开始常常见诸于史籍,为明清时期巡抚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3. 御史中丞官拜几品?
御史中丞为四品官。 御史中丞,中国古代官名,为一种御史。御史大夫本有两丞,其一曰御史丞,一曰御史中丞,谓之中者,以其别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休有光烈。 秦始置。类似于近代督察处、政风廉洁处、廉政公署。防范朝廷主官侵害人民权益、贪官污吏、贪赃枉法。
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掌兰台图籍秘书事,综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挥他们监察天下郡国官吏、审计上报的各类文件帐簿等,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
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 拓展资料: 刘阐,又名刘纬,东汉末江夏竟陵人,益州牧刘璋次子,孙吴御史中丞。 伯颜,元朝权臣,曾任吏部尚书,不久改任尚服院使,又任御史中丞。至元六年(1340年),元顺帝倒权臣伯颜而亲政。至元六年(1340)三月,元顺帝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安置,伯颜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 :-刘阐 -伯颜
4. 御史大夫职责是什么?
御史大夫就是最高监察官和副丞相,御史大夫之下设置了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官职。汉代初年沿袭了秦朝的制度,但是改御史中丞为御史中执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设御史中丞,在这之下按职责不同而设若干御史。
秦代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在秦统一六国以前,没有御史大夫这么个官名,这个官职是在秦代出现的。御史大夫是辅佐丞相的,可以代皇帝起草诏令,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也负责对百官进行监察和纠劾。
5. 宋仁宗时期的四大名臣分别是谁?
第一位: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
第二位: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
第三位: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
第四位: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 ),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6. 杨淮表记原文?
原文:
故司隸校尉楊君,厥諱淮,字伯邳。舉孝廉、尚書侍郎,上蔡、雒陽令,將軍長史、任城、金城、河東、山陽太守。御史中丞,三為尚書,尚書令。司隸校尉,將作大匠,河南尹。伯邳從弟諱弼,字穎伯,舉孝廉,西鄂長。伯母憂,去官。復舉孝廉,尚書侍郎,遷左丞,冀州刺史,大醫令,不邳相。兄(解释)弟功德牟盛,當究三事,不幸早隕。國喪名臣,州里失覆。二君清□,約身自守,俱大司隸孟文之元孫也。黃門同郡卞玉,字子珪,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二日謁歸過此,追述勒銘,故財表紀。
7. 刺史是几品官?
唐朝刺史是有固定品级的,每个州的刺史是几品官,就按照这个等级来分。这个等级的划分是这样的。全国除了府外,所有的州分为七 级。刺史的品秩也从正四品下到从五品下。七级为,四辅,八雄(这都是因为近畿内的十二个州),望,紧,上,中下后面的五级主要以户口为定夺,当然也考虑一些其它的原因。
这一制度为宋朝沿用,但已经和知州的官品没什么绝对的关系了刺史 官名。
汉武帝废除了沿秦而置的监御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又称部),各州任免刺史一人。
此时的刺史为监察官,受御史中丞管辖,以六条诏书监察本州郡县官,秩八百石,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为低。
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
汉哀帝初,改归旧制,不久复称为州牧。
东汉初又复称刺史。
汉灵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位居太守上,掌握一州军政大权,成为一级地方行政长官。
魏晋南北朝,以刺史领州,多带使持节、持节、假节、都督诸军事衔。
隋文帝废郡,以州领县,则刺史与前代太守无异。
隋唐时期,炀帝、玄宗、武则天都曾经废州改郡,不久仍其旧。
晚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所领诸州不得径自奏事上计,节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导致刺史职任渐轻。
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御史中丞是几品,清朝官阶的中丞与部堂那个大?
中丞相当于检察官,御史中丞相当于最高检察院院长,部堂即尚书、侍郎相当于部长,两者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是中丞的任务就是监督部堂的工作。
2. 乾隆时期抚台是几品?
清代的巡抚(抚台,是巡抚的尊称),就是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从二品。若加兵部侍郎衔,则为正二品。
由于有很多文学作品反映清朝的官场情况,受其影响,现在大多数人或许认为“巡抚”这一官职是明清时代的产物。
其实不然,“巡抚”之名,早在南北朝的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南北朝时,巡抚就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事与民事这两项职能,时有派遣巡抚出巡边镇及赈灾抚民的情况。
到了唐代,正式设立巡抚为职官,并改巡抚为“巡抚使”。武则天时期,狄仁杰以冬官侍郎,任江南巡抚使。不过,在唐代只有三个人担任过巡抚使。到了宋代,巡抚使制度日趋发展,“巡抚”一词开始常常见诸于史籍,为明清时期巡抚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3. 御史中丞官拜几品?
御史中丞为四品官。 御史中丞,中国古代官名,为一种御史。御史大夫本有两丞,其一曰御史丞,一曰御史中丞,谓之中者,以其别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休有光烈。 秦始置。类似于近代督察处、政风廉洁处、廉政公署。防范朝廷主官侵害人民权益、贪官污吏、贪赃枉法。
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掌兰台图籍秘书事,综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挥他们监察天下郡国官吏、审计上报的各类文件帐簿等,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
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 拓展资料: 刘阐,又名刘纬,东汉末江夏竟陵人,益州牧刘璋次子,孙吴御史中丞。 伯颜,元朝权臣,曾任吏部尚书,不久改任尚服院使,又任御史中丞。至元六年(1340年),元顺帝倒权臣伯颜而亲政。至元六年(1340)三月,元顺帝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安置,伯颜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 :-刘阐 -伯颜
4. 御史大夫职责是什么?
御史大夫就是最高监察官和副丞相,御史大夫之下设置了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官职。汉代初年沿袭了秦朝的制度,但是改御史中丞为御史中执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设御史中丞,在这之下按职责不同而设若干御史。
秦代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在秦统一六国以前,没有御史大夫这么个官名,这个官职是在秦代出现的。御史大夫是辅佐丞相的,可以代皇帝起草诏令,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也负责对百官进行监察和纠劾。
5. 宋仁宗时期的四大名臣分别是谁?
第一位: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
第二位: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
第三位: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
第四位: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 ),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6. 杨淮表记原文?
原文:
故司隸校尉楊君,厥諱淮,字伯邳。舉孝廉、尚書侍郎,上蔡、雒陽令,將軍長史、任城、金城、河東、山陽太守。御史中丞,三為尚書,尚書令。司隸校尉,將作大匠,河南尹。伯邳從弟諱弼,字穎伯,舉孝廉,西鄂長。伯母憂,去官。復舉孝廉,尚書侍郎,遷左丞,冀州刺史,大醫令,不邳相。兄(解释)弟功德牟盛,當究三事,不幸早隕。國喪名臣,州里失覆。二君清□,約身自守,俱大司隸孟文之元孫也。黃門同郡卞玉,字子珪,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二日謁歸過此,追述勒銘,故財表紀。
7. 刺史是几品官?
唐朝刺史是有固定品级的,每个州的刺史是几品官,就按照这个等级来分。这个等级的划分是这样的。全国除了府外,所有的州分为七 级。刺史的品秩也从正四品下到从五品下。七级为,四辅,八雄(这都是因为近畿内的十二个州),望,紧,上,中下后面的五级主要以户口为定夺,当然也考虑一些其它的原因。
这一制度为宋朝沿用,但已经和知州的官品没什么绝对的关系了刺史 官名。
汉武帝废除了沿秦而置的监御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又称部),各州任免刺史一人。
此时的刺史为监察官,受御史中丞管辖,以六条诏书监察本州郡县官,秩八百石,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为低。
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
汉哀帝初,改归旧制,不久复称为州牧。
东汉初又复称刺史。
汉灵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位居太守上,掌握一州军政大权,成为一级地方行政长官。
魏晋南北朝,以刺史领州,多带使持节、持节、假节、都督诸军事衔。
隋文帝废郡,以州领县,则刺史与前代太守无异。
隋唐时期,炀帝、玄宗、武则天都曾经废州改郡,不久仍其旧。
晚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所领诸州不得径自奏事上计,节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导致刺史职任渐轻。
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为专供武臣迁转的虚衔。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